驻马店市情网

驿城区 | 确山县 | 上蔡县 | 遂平县 | 西平县 | 汝南县 | 平舆县 | 正阳县 | 泌阳县 | 新蔡县
当前位置: 驻马店市情网 > 人物 > 天中英才 >

作家张新科“揭秘”中国版《辛德勒名单》

时间:2013-11-27 15:19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王 鑫 点击:
在世界文学史上,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单》,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 1200 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由这部著作改编成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风靡一时,创下了票房奇迹。在我国

 

在世界文学史上,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单》,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由这部著作改编成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风靡一时,创下了票房奇迹。在我国,有关表现二战期间人性拯救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近十几年来不断涌现,如《黄石的孩子》、《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等,讲诉的都是外国人怎样帮助与拯救中国人的故事。

如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知名作家张新科的新作《远东来信》问世。在这部小说里,主要内容不再是外国人保护中国人,一则有着大爱情怀的中国人保护犹太人免遭迫害的尘封故事被作者揭开,惊心动魄又感人至深。这部35万字的长篇小说在2013年第5期《当代 长篇小说选刊》发表后,立刻引起普遍关注,好评如潮,被誉为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 创作足迹遍布亚欧大陆

 

《远东来信》以一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谢东泓为故事讲述主角,他在德国的跳蚤市场上,淘到了八封信,这些信件,都是犹太男孩雷奥在1938年至1945年期间,从中国寄给他在德国的音老师的私人信件。谢东泓通过对八封信的翻译整理,以及先后两次来到上海和河南的实地采访,揭开了隐含其中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过往。

其实,熟悉张新科的人都知道,小说当中的谢东泓,有着张新科自己的身影。张新科曾在德国留学,并拿到了博士学位。而这部小说的起源,就是他在德国读书时,有次从汉堡坐车前往柏林,读到一份报纸,上面讲述了在二战期间3万名犹太人前往中国上海避难,并且得到中国人无私救助的故事。这个故事带给张新科极大的震撼,并立刻触发了他的灵感。他明白,西方国家有些人对中国存有偏见,认为中国人缺少国际性的关爱情怀,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死存亡缺乏悲悯。在现有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都很少看到有关中国人帮助其他民族的题材。张新科当时就有了这样一个念头,要用文学的方式,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公布于天下。所以,在这部小说的开头部分,张新科就写了这样一句话“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帮助过犹太人的中国人”。

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张新科背着行囊,走遍了德国,甚至遍访法国、波兰、捷克等地,探寻所有的犹太集中营,以及各种相关博物馆,收集大量素材,了解犹太人在当时所受到的迫害。留学回国后,在上海进行了详细的采访,犹太人登陆上海时的码头、犹太人在上海经营的店铺,犹太人在上海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留下了张新科的足迹。

在写作中,为了尽量达到历史的真实,张新科连任何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包括在那段历史时间里,上海的邮戳是什么样的图案,在河南地区,戏班的唱腔、表演是什么样的呈现和程序。所有的细节,张新科都是经过详细考证之后,才落笔成文。在小说中,尽管雷奥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相当数量的读者读完小说后认为雷奥确有其人。

在小说的结尾处,张新科写出了这部小说从构思到成文的整个过程:“1995年——1999年采访于德国、波兰、法国、捷克;2000年——2010年采访于上海、开封、上蔡;2011年——2013年创作于扬州、上蔡、柏林”。从中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从构思到写作,整整用去了张新科18年的时间。当他写完全书最后一个句号时,他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

 “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是我对家乡对民族重新认知的过程,我的家乡虽然贫瘠,但她和其他城市一样美丽;我挚爱的民族虽然历经苦难,但她和其他民族一样心胸辽阔无垠。”张新科说道。

 

历时18年,填补二战犹太人在中国的文学空白

 

由于收集资料难度大,历史和政治背景难以把握,外加大量档案和资料都是德文和英文,二战期间犹太难民远逃中国并得到保护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领域尚属空白。创作如此波澜壮阔,视角独特的国际题材的长篇小说,非一般作家所为,必须日思夜想,呕心沥血,张新科做到了,还为此自费投入了近50万元。

在《远东来信》中,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为雷奥的犹太男孩。193812月的德国汉堡,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玻璃之夜”,犹太人惨遭纳粹分子迫害,大批犹太人为求活命,想方设法逃离法西斯魔窟。雷奥的妈妈在去美国、英国等国家申请避难遭到拒绝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得到了前往中国的签证。而雷奥的父亲和姐姐,已经惨遭纳粹的杀害。经过了21天的航行,历经苦难的雷奥终于平安抵达了中国上海。雷奥和妈妈得到了中国人的帮助,开设了一家面包店艰难度日。由于中国人的包容,犹太难民在虹口区建立起了一个个具有欧洲风情的咖啡店、奶酪店,甚至入乡随俗,做起了修鞋、修锅的店铺。

然而,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日本人和德国纳粹沆瀣一气,设立“隔离区”,残酷迫害在上海的3万余名犹太人。雷奥的妈妈也遭到秘密杀害,而雷奥则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历经万险来到千里之外的河南上蔡。因为长相奇特,跟随地方戏班唱戏活命的雷奥,处处受到怀疑。聪明懂事的他,在戏班成员的精心呵护下,一次次从日伪、土匪的手中化险为夷,而有些中国人,却因为保护他相继不幸遇害。和人祸相比,还有天灾,发生在1942年的河南大旱,也让雷奥一次次直击人间生死的残酷。一边是苦水的浸泡,一边是大义的恩泽,雷奥逐渐长大成人。1945年,在多方帮助下,对中国充满无限感恩的雷奥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中国,前往美国纽约。50年之后,当著名歌唱家雷奥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上时,很多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都已经长眠地下。在亲人坟前磕过三个响头后,雷奥唱起了他在世界巡演时演唱的那首著名歌曲《在东方》……

 

之前多年写作都是练笔 这部小说成为命运之作

十几年来,作为我国知名的研究德国教育的专家,外加还担当大学领导职务,张新科一直很忙,只有利用寒暑假以及业余时间,日积月累才完成了对这部长篇小说的素材积累,实地探访以及文学创作。

他说,自己没有学过文学,但坚信文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情。从2000年开始,张新科就选了农村放映员、说书艺人、农村戏曲艺人等题材进行创作。平时工作,假期就抽空自费前往河南、江苏、陕西、甘肃等地“蹲点”采风。十几年下来,采访过三百多名民间艺人。后来,还去过德国、法国、捷克、意大利、挪威等国,先后在《当代》、《十月》、《钟山》、《小说月报》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然而,这些在他看来,都是“练笔壮胆”,都是为了自己的一部长篇做铺垫,这部长篇就是《远东来信》。

写作期间,张新科曾和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聊天。毕飞宇说:“每位作家都有一部自己的‘命运之作’,不一定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但肯定是别人无法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对我是《推拿》,对你可能就是《远东来信》”。因为毕飞宇曾经在盲校呆过,所以他能够如此真切地了解盲人的世界,写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官。而张新科因为有着德国留学背景,以及能够熟练掌握德语、英语、汉语,包括各地方言,还有对那段历史的深入了解,所以才能写出《远东来信》这样的作品。

 

《当代》破例刊发缩减版 35万字全本年底问世

 

如今,这部《远东来信》已经由《当代 长篇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进行了刊发,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文学期刊,每年从上千部的长篇小说中只精选12部进行刊发,而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出版的作品。张新科的《远东来信》尚未正式出版,对于《当代》来说,也是一种破例。由于受到杂志篇幅限制,《当代 长篇小说选刊》刊发的只是25万字的缩减版。今年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正式出版35万字的完整版《远东来信》,并作为后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书籍推出。

这部小说尚未正式出版,就因为独特的题材,真实的故事,细腻的笔法,立刻受到多方关注。现在,已经有几家影视公司想要拿到这部作品的影视改编权。此外,还有人想改编成广播剧等形式。对于这一切,张新科的态度都是“先等等”,因为他觉得,衡量一部文学作品,并非看它出版了多少册,或是改编成什么影视作品,而是是否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经受一次灵魂的震撼。 (原载《扬州晚报》2013-10-17

 

 

 

人物简介:张新科,19669月出生,河南上蔡人,留德博士,教授,现就职于扬州工业学院。1984年上蔡高中毕业,先后在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德国汉堡国防大学学习。精通德语和英语,我国研究德国教育的知名学者,出版中文和德文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80余篇。江苏“333工程”杰出人才,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上蔡高中老校长,自小深受中原文化和家庭氛围熏陶,本科学习工科,研究生学习管理,博士学习文科,文理兼备,中外贯通。作为知名作家,在《当代》、《十月》、《钟山》、《莽原》、《散文》等著名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八十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远东来信》,中篇小说《天长夜短》、《偃旗息鼓》,短篇小说《信人》、《大喷》和散文《面道》等。作品具有国际情怀,崇尚实地采风,关注人性悲悯,讴歌平凡劳作。

 

 

此岸 彼岸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自序

张新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幸留学德国并混了个博士头衔回来。回国后,每次回老家河南上蔡,本想“耀武扬威”,可母亲总用一句犀利的言语奚落我:“念了那么多年的书,有啥用?”每次都能举出不同的事例,谁当了大官为村里修了柏油路,谁在外面捞了大钱回来办厂,谁在省城医院当大夫老家人去挂号不用排队云云。

  母亲的观点在我老家并非个案。一个人无论在外多么风光,如果不能为百姓办事和为祖籍争光,都是白搭。老家是百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这样的家乡太需要乡绅帮衬了。思考一番母亲的话,学化工的我开始写小说。我对母亲说,山东的莫言写《红高粱》之前,高密的高粱论捆卖,现在论棵卖了;陕西的贾平凹写了《废都》,丹凤人出去打工,人人皆曰“平娃同村”。母亲听后说:“这事中!”

  我没学过文学,无豫北作家刘震云“编瞎话”的本事,也没有拾过牛粪、下过煤窑的豫东作家刘庆邦“瞎胡喷”的资历,只能把在彼岸学到的“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的方法在文学上“拿来”使用。从2000年起,我选了农村电影放映员、说书艺人、农村“戏子”等题材,平常读书,寒暑假就到河南的上蔡、开封、洛阳、安阳、南阳乃至江苏、陕西和甘肃各地采风“蹲点”,十几年下来,采访过三百多位民间艺人。后来,我把采风“蹲点”的范围从此岸扩展到彼岸,除德国外还到过法国、波兰、捷克、意大利、挪威、冰岛等国的几十个城市。积十年之功,近几年时间,在《当代》、《十月》、《钟山》等期刊上发表了七八篇中短篇小说。这些都是练笔壮胆,为自己酝酿多年的一部长篇小说作铺垫,这就是《远东来信》。

  1933年至1941年,为逃避纳粹屠杀,数以万计的犹太人逃亡海外,当时的欧美各国慑于纳粹淫威紧闭国门。而正遭日军铁蹄蹂躏的中国却无私地将他们拥入自己的怀抱,先后接纳了近三万名犹太难民。六十多年过去了,由于收集资料难度大、历史与政治背景难以把握,加上涉及外语等诸多因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远逃中国并得到保护的历史事件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领域尚属空白。

  2012年寒假,我决定启动这部小说的创作,故事的发生地可以说是从彼岸到此岸,涉及汉堡、上海和河南上蔡三地。向母亲汇报后,她怔怔地看着我:“看来这回恁也像俩小刘一样,开始‘编瞎话’和‘瞎胡喷’啦!”

  写作期间,一次与毕飞宇先生在南京一家酒吧啃“德国猪手”,他说了一段大意如下的话:每个作家都有一部“命运之作”,此作不一定是自己最好的东西,却是别人无法完成的作品,对他是《推拿》,对我有可能就是《远东来信》。与飞宇作品自不能比,但他这番话我是信服的。

  《当代》副主编杨新岚听说我在创作犹太人在中国得以佑护的长篇小说,曾讲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民族从文化和精神上站立需要沉静和呕心!”《远东来信》可能达不到她的期望,但我为之确实牺牲了十几年的时间,区区算来,从调研采风到创作完成,十八年已经过去了。

  创作本部小说的过程是我对家乡、对民族重新认知的过程。我的家乡虽然贫瘠,但她和彼岸的城市一样美丽;我挚爱的民族虽然历经苦难,但她和彼岸的其他民族一样心胸广阔。

  小说完稿后念给八十岁的母亲听,看五分钟电视就能睡着的她,我连续朗读十几页,她仍然精神矍铄。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去溜溜。”母亲最后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