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情网

驿城区 | 确山县 | 上蔡县 | 遂平县 | 西平县 | 汝南县 | 平舆县 | 正阳县 | 泌阳县 | 新蔡县
当前位置: 驻马店市情网 > 历史 > 非物遗产 >

驻马店有哪些“非遗”亟待保护

时间:2013-06-20 15:41来源:驻马店网 作者:李 杨 张广智 点击:
一位老艺人、一门巧手艺、一首古乐曲……镌刻着历史的痕迹。驻马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已经结束,我市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还有哪些奇技绝活后继乏人,近日,记者对散落在民间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

    一位老艺人、一门巧手艺、一首古乐曲……镌刻着历史的痕迹。驻马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已经结束,我市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还有哪些奇技绝活后继乏人,近日,记者对散落在民间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针对如何有效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奇葩走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古老技艺后继乏人   很多项目濒临消失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甚至面临无人传承的局面。我市汝南的“罗卷戏”面临人亡歌息的局面,泌阳的“提偶戏”技艺面临失传,上蔡的“担经舞”后继乏人,正阳的德胜祥木版年画传承人李传清如今已年近八旬,西平罗阁如今学吹大喇叭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前世与今生。

 

    汝南“罗卷戏”:

    面临人亡歌息局面

    “卷戏”于明朝末期诞生于汝南县的燕亭店、楚铺和戴堂村。“罗戏”于清代初期流入汝南县。 “卷戏”善演文戏,“罗戏”善演武戏,为达到两个剧种相互补充,文武兼有的演出效果,两个剧种经常同台演出,往往在一个剧目中上部唱“卷戏”,下部唱“罗戏”或甲角唱“卷戏”、乙角唱“罗戏”。民国以后,群众将这两个剧种统称为“罗卷戏”或“卷罗戏”了。

    “罗卷戏”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众多民间传统剧种中风格独特、古老稀有的地方剧种。“罗卷戏”的戏文道白多使用当地的方言和中州韵,其唱腔接近当地的民间语言节奏,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众多民间传统剧种中风格独特、古老稀有的地方剧种。它们是中原地区的优秀民间戏曲文化,是古老中原戏曲的遗存。“罗卷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他地方戏曲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汝南“罗卷戏”,不管是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还是对世界戏剧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汝南“罗卷戏”虽然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汝南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汝南县在世的会演唱“罗卷戏”和演奏“罗卷戏”伴奏乐器的艺人仅几个。他们居住在离县城较远的几个乡镇,都已风烛残年。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年轻人不愿意学唱“罗卷戏”,造成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罗卷戏”面临人亡歌息的局面。

 

    泌阳“提偶戏”:

    技艺失传   亟需抢救

泌阳县艺人在表演提线木偶戏。(资料图)

 

    据泌阳县《文化志》记载,泌阳县付庄乡的提线木偶戏已有200余年历史。“提偶戏”一般在有节庆活动、香客许愿、还愿时表演。

    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继承了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加夸张,乃民间工艺珍品。

    泌阳县付庄乡的“提偶戏”在当地民间文化遗产中有一席之地,是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该戏生根发芽于泌阳县付庄乡,植根于泌阳的文化历史中,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的文化内涵渐渐淡化,泌阳县付庄乡的“提偶戏”受到了冲击。付庄乡的“提偶戏”近年逐渐沉寂,技艺严重失传,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而濒临灭绝。

    现在,泌阳县付庄乡的“提偶戏”的主要传承人是泌阳县付庄乡小河村现年63岁的杨林中,只有初中文化的他26岁时跟随知名艺人吕十一学习“提偶戏”。 杨林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他急于把付庄乡的“提偶戏”传授于人,并希望对付庄乡的“提偶戏”实行重点保护,并给予资金支持。

 

    上蔡“担经舞”:保护刻不容缓

    上蔡“担经舞”历史悠久,与古蔡文化、伏羲文化相映生辉,是华夏民间舞蹈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担经舞”起源于上蔡县塔桥镇,最初在伏羲庙会上表演,后逐渐发展,清同治年间在上蔡县广泛流传。建国前曾传入项城、淮阳、周口、开封、漯河、许昌及湖北、安徽的一些县市。建国后古庙被废,庙会和“担经舞”被取缔。上世纪八十年代,“担经舞”在个别古庙会上重现。

    “担经舞”表演人数不限,少则3~5人,多者十几人或数十人,演员皆为中老年妇女,个别庙会有男性参与。表演者穿便衣、便裤、裹头巾,扎腿,或着彩衣、彩裤。一部分人担经挑,一部分人列队打瓦子伴唱。由送经人领唱,率担经众人走“十字花”、“剪子过”,边舞边唱,为无伴奏演唱。担经时穿插有瓦子舞、花伞舞、花篮舞、跑旱船等。“担经舞”步伐轻快,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唱腔悦耳,唱词诙谐风趣,集舞蹈、戏曲、音乐于一体,深受群众喜爱。

    “担经舞”为汉族民间舞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融舞蹈、戏曲、音乐为一体,在民间舞蹈中独具特色。保护、开发“担经舞”对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担经舞”因是口头传授,缺少文字资料,有些师承或家传担经的老艺人年事已高,健在者无几,“担经舞”已濒临失传。如再不及时抢救,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将不复存在。

   

    正阳德胜祥木版年画:后继无人

    德胜祥木版年画始创于清末民初,清朝末年,黄河泛滥,中原大地洪涝成灾。禹州市老艺人李德胜携家眷逃荒南奔,他凭着雕塑绘画的高超技艺,在正阳县陡沟镇扎下了根。这时的李德胜已年近古稀,他创作的德胜祥木版年画从此在豫南大地发展壮大,其产品远售合肥、南京、武汉等地。到了民国二十年前后,德胜祥木版年画的名声到了鼎盛时期,在南至扬州,北至开封,西达陕西,东到南京、上海之广大地区,享有一定的声誉,在我国中原木版年画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正阳县志》记载,德胜祥木版年画是在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德胜祥木版年画继承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雄浑粗放和浓墨重彩的艺术风格,又融入了南方楚文化细致柔和的创作手法。

    德胜祥木版年画的主要种类有门画、中堂、对联、条屏、窗画、冥纸币、果贴。其代表作品传到现在的有门画类:秦琼、敬德、五子登科、三星福禄寿、麒麟送子、年年有余、二龙戏珠、双鱼欢莲、灶君;果贴类:欢度佳节、喜雀登梅、鲤鱼卧莲、龙凤饼、梅兰竹菊年画等30多个种类。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刻印出多种毛泽东主席画像,现在保存的年画雕版有30余套。

    德胜祥木版年画第四代传人李传清从小家道中落,只上过3年私塾,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雕刻和制作木版年画,继承了家传的雕版50余套,近300块雕版。因生活所迫,李传清又制作了20余套雕版,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传清和他的木版年画枯木逢春,其作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4年,李传清献出的3块雕版在中国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今天,年近八旬的李传清仍然宝刀不老,笔耕不缀,他希望将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和审美标准发生了改变,传统手工制作木版年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民间传统技艺逐渐远离,因此正阳德胜祥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到了消亡的境地。

 

    西平罗阁大喇叭:学吹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据考证,西平县盆尧乡罗阁村的大喇叭起源于东汉末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正值乱世,罗阁所处的中原腹地,群雄逐鹿,战事频发。传说,有位罗公,是军中高士,厌倦了无休的厮杀,携亲带眷,在罗阁依河筑寨隐居下来。罗公擅长音律,从军中带了两支号角,闲暇之余,将其加长加大,就变成了今天的大喇叭。

    罗阁大喇叭通体用薄铜片制作,由上、下两节铜管组成,全长200厘米。上节为嘴节,顶端有锅底形号嘴,下节为喇叭节。管体可伸可缩,不使用时,上节可缩进喇叭节内,携带和保存都十分方便。

    据老辈人讲,明清时,罗阁的大喇叭异常红火,老艺人们会吹奏不少动听的曲子。后来由于战乱,老艺人们陆续下世,流传下来的曲子越来越少。“破四旧”和“十年动乱”时,许多古老的玩意儿遭到破坏,罗阁的喇叭会也停止了活动。村民罗子建、罗保银等人,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把大喇叭藏了起来。

现在,该村明末清初老艺人罗智智的后代——年逾60的罗洪滨还拥有吹奏和制作大喇叭的技术。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赚钱,如今学吹大喇叭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目前,罗阁保存的大喇叭只有10支,只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后,配合本村的秧歌队、大铜器等一起娱乐吹奏。在西平县盆尧乡于营村、叶寨村和徐杨村等村还传承着吹奏大喇叭的技艺,但现状与罗阁村类似。

    罗阁大喇叭到了失传的境地,此种大喇叭传统艺术虽有上千年历史,但没有正规的技法和统一的曲谱,不便于学习与传承,多由年老艺人口头传授,这样会失去原有的韵味,艺术魅力也逐渐淡化,对群众的吸引力也不断减弱。目前,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一传统艺术,即使掌握了这种技艺,也少有用武之地,因此想传承下去是难题。

   

    期待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

    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文化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市虽然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和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仍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过春节、划龙舟、剪窗花……这些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部分逐渐消失,当游子回到家乡寻找乡间古乐、大鼓书艺人却遍寻不着,会有何感想?

    驻马店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社文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天中文化传统和古老的文化记忆,如果不被重视,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若干年后将一个个消失,今后用多少金钱也无法买回。他建议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门别类,对一些可以生产产品的“非遗”项目,政策给予扶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出售衍生产品来使这些项目发扬光大,得到传承。对“非遗”项目,应该立即着手实行“静态保护”,除培养传承人外,还要抓紧以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